目的:《灭籍记》作为范小青的长篇力作,在其创作谱系中占有独特地位,它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籍"为中心,讲述了几代人寻籍、灭籍的故事,多维呈现了现代社会的真实景观和个体的生存境遇,具有极强的当代感和现实性.文章通过对《灭籍记》的"存在"进行解读,以揭露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种种"存在"困境.方法:文章从《灭籍记》中的"籍"切入,结合文本细读、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对其中的系列事件进行深度解读追问,捕捉隐藏于社会繁杂表象背后的现实本质,体悟范小青别具一格的书写艺术和创作理念.结果:《灭籍记》中,"籍"多以"纸"作为主要载体,在串联人物视角、推动叙事进程等小说故事层与话语层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套完整严密且不可撼动的符号系统,其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表明现代人正在历史与生命等不同层面遭受着难以承受的"灭籍"之痛,揭示了现代身份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肆意僭越和异化人的主体意识的悖谬性.结论:范小青借一个个荒诞的"灭籍"故事,推动了对历史书写和自我存在等问题的反思以及出路探寻,彰显了其对现代化进程中现实与人性的敏锐感知,既实现了对"人的文学"这一传统的继承,又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先锋意识,用满"纸"的辛酸泪与荒诞感,提醒人们时刻不忘审视自我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