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儒林外史》的艺术手法及内在意蕴探究

《儒林外史》的艺术手法及内在意蕴探究

扫码查看
目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吴敬梓在小说中巧妙地融入他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入思考,描绘了科举体系下儒林士子们的生活轨迹,通过捕捉这些人物可笑又可悲的瞬间来进行委婉却尖锐的讽刺.方法:这部小说广泛地描绘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末期八股考试制度下儒林士子们的各种面貌.它凭借独特的诠释方式,彰显主题的多样化特征,同时客观描述了作者对未来探索的心路历程,于儒林外的贫民社会中寻找知识分子及社会的出路.结果:这部小说在讽刺艺术方面,采取了精湛的白话表达,围绕真实的艺术主题,通过细节描绘来塑造角色;巧妙地融入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悲喜元素,将其与历史上的其他讽刺作品区别开来,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小说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的角色,并通过细腻的描绘来重新呈现当时的社会状况.然而,它的价值远超于此,特别是在叙事视角上,它融合了零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多种叙事视角,赋予了文本丰富的艺术含义,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使作品不仅具有现代意义,还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讽刺文学的创作带来了启发.结论:《儒林外史》在小说形式和内在意蕴上超越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革新了中国小说的基本诉求,具有极大的文化容量.

王纪元、金雪钰

展开 >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儒林外史》 主题 讽刺 叙事方式

2023年度江苏大学第22批科研立项

22C295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