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代与民国闽潮地区粿印兴盛因素及审美溯源

清代与民国闽潮地区粿印兴盛因素及审美溯源

扫码查看
目的:闽潮地区的粿印在清代、民国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现存的粿印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为主,其风格独特、造型多样、纹样丰富,造就了闽潮地区食物器具独特的审美和风格特征并影响至今.文章旨在探究闽潮地区粿印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发展繁盛的因素及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历史溯源.方法:文章通过研读与实地走访的方式,综合考虑地理人文、历史语言、民俗信仰、研究对象等因素,从自然条件、人口迁徙历史、地方性饮食文化、宗族观念等角度对粿印进行审美溯源,并分析其造型特征、纹样规律背后的题材来源和民间设计观.结果:研究表明,闽潮地区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清以后出口转内销的经济贸易、中原和越族文化以及当地宗族和祭祀文化的留存等,都是粿印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东南古越族的原始崇拜、中原自然崇拜、东南沿海海洋文化和闽潮地区的木雕艺术,对粿印审美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有所融合.结论:粿印既是粿品生产工具,又是一方独立的艺术品,蕴含闽潮地区的历史底蕴和民间审美.食物器具的历史发展与艺术审美所承载的传统民间生活美学,透过粿印的创作元素及模具刻印所呈现,对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地域性饮食器具的发展历史和民间审美有着重要意义.

林婧雅、廖曦

展开 >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粿印 糕饼印 闽潮 闽南文化 潮汕文化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