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小学阶段是听力和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不应局限于唱歌技能培养这一层面,音乐欣赏的教学手段也不应单一乏味,而是要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感受和声,进行多维度的音乐体验.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借鉴母语学习规律进行和声启蒙,探寻适合渗透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听—唱—辨—用"的和声启蒙教学模式.方法:首先,从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角度来阐述训练学生和声音响色彩感知的策略,引导学生将和弦类型与和声音响相对应,形成对和声音响的预判能力;其次,通过"母语式"和声教学在小学教材中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将"听—唱—辨—用"的教学过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结果:通过和弦色彩感知的训练,发现先感性、后理性的和声教学更适合启蒙阶段的学生,与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使和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在听和弦的过程中感受和弦音响色彩与音乐情感的联系,借助歌曲旋律和教师的编创,使唱和声变得更加有趣,在听辨与运用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和声实践能力.这些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又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结论:在新课标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和声渗透进课堂内容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音乐之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