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文章基于"城市双修"的政策背景,坚持实践导向,以镇江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保护设计为例,在考虑民国风貌再现、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脉延续的基础上,试图以大西路为载体,以历史信息为媒介,以民国建筑风貌为立足点,探寻保护与更新、文化传承与现实需要的契合点.深入挖掘能够平衡民国风情与规划格局、宜人风貌与特色场景、镇江文脉与建筑符号的策略,实现大西路民国文化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集约化发展.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策略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以期为国内其他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文章从历史环境外因、自主改造导向下的传统建筑、营造需要下的景观环境三个层面进行相关研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脉与建筑风貌间的联系,建立建筑风貌保护体系,掌握城市风貌提升规律,以促进建筑风貌可持续发展.结果:为同类街区的建筑风貌保护提供解决方案.结论:系统剖析镇江大西路建筑风格表现要素,并提出基于人文重建的建筑风貌保护与传承策略,提倡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脉的重要性,以合理的秩序结构和呈现方式来打造一个质朴生动、形象饱满的艺术街区,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和永续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