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河上柏影》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理想的构建

论《河上柏影》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理想的构建

扫码查看
目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甚至生态危机日渐凸显,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阿来经典生态文学作品"山珍三部曲"中的《河上柏影》展现了一个藏区偏远村落数年间的变化以及这个环境中物与人的生命历程.文章旨在探究书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社会、文化、自身间的关系,以及作者构建生态理想、追寻精神原乡的实践路径.方法:文章从生态批评视角切入,运用生态美学理论,从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两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对比在生态整体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主客二分、工具理性思想下人类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探究作者的价值取向与生态理想.接着从传统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入手,探求其中朴素和谐的审美追求.结果:《河上柏影》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生态失衡与人性异化问题,提出了重建精神原乡的生态理想.精神原乡象征的是一种"回归"的向度,是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价值的再度挖掘,是对过去纯净诗意的精神栖居地的向往.结论:阿来将自己对现代化的思考与生态美学相结合,试图重构现代的生态理念、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坚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与工具理性,坚持生态整体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张给予自然生态更多的人文关怀.

赵怡宁

展开 >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河上柏影》 精神原乡 生态美学 生态意识 生态理想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