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当前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性社会转型背景,基层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施与社区治理紧密关联,这是文化政策功能得以实现的制度末梢,是基层民众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渠道,是研究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政策可行性的实践机理.方法: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法,以北京石景山区的公共文化政策为典型案例,基于公共文化政策的政治学途径、经济学途径以及社会心理学途径等基本研究途径,探究北京石景山区"1+3"公共文化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从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公共文化活动指标评估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评估三个指标,阐释其政策实践及实施的科学性.结果:一是北京石景山区以多元文化服务产品与活动,实现文化产品高质量供给;以现代科技为保障,提升文化服务效益;关注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链条.二是倡导高度活跃、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培育优惠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文化建设持续优化发展;形成持续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构建智慧化平台,政民社企学多方联合共建;壮大文艺团队,促进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形成融合化、智慧化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结论:北京石景山区创新实施"1+3"公共文化政策,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创造性成果转化,让更多的基层民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