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精神分析视域下《涉过愤怒的海》的内核透视

精神分析视域下《涉过愤怒的海》的内核透视

扫码查看
目的:导演曹保平延续一贯的"灼心"风格,将老晃的同名小说搬上大银幕.影片《涉过愤怒的海》以一个突发事件为圆心向外辐射两个离异家庭,复仇行动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生存现实、伦理压力及道德拷问,直接指涉众多的社会问题,透露出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方法:文章基于影像文本,借助精神分析电影批评理论对该片的情感逻辑与精神内核进行剖析,透过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雅克·拉康等人的理论,挖掘并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代际关系异化的深层动因,探讨人性幽暗面的表达边界.结果:传统家庭血缘关系的淡化和异化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创伤记忆引发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成长的深刻反思.文章归纳出影片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有关于现代社会传统家庭中生产资料和精神诉求的矛盾冲突、复杂人性下的对抗与救赎、青少年成长中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记忆与伦理缺位、关注下一代爱的教育的思考.结论:导演将个体自渡的哲思嵌入追凶复仇的行动逻辑和影像视效奇观,通过探讨原生家庭缺位背后的心理创伤与情感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现实关注和人性悖论,传达出一种对现代家庭结构性变化的人性追问、现实关注与文化思考.

赵碧莹

展开 >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涉过愤怒的海》 精神分析 内核 心理创伤 代际关系 伦理缺位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