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生态文学视角下《寂静的春天》研究
生态文学视角下《寂静的春天》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真实调查数据与案例为证,揭露了 20 世纪 60 年代工业时代化学药剂滥用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卡逊通过"明天的寓言""生命之网"等隐喻,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过度技术化的观点,肯定了生态正义与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环保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卡逊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网络,人类与万物共生于此,任何环节的破坏都将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她呼吁人类应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寻求技术生态化路径,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基于此,文章对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文章基于生态学视角,分析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蕴含的生态意义.结果:研究发现,《寂静的春天》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即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结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深入剖析卡逊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墨河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
生态文学
生命共同体
生态中心主义
出版年: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
0.244
ISSN:
1004-9436
年,卷(期):
2024.
37
(1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