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将农耕文明与现代媒介融合,并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关键议题.文章基于人文经济学视角,以央视推出的《种子,种子》《农耕春秋·画说农桑》《端牢中国饭碗》这三部涉农纪录片为例,从话语、形式与分发三个方面分析这些作品在融媒时代的传播实践与价值拓展.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纪录片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关注其话语表达、视觉符号、技术形式以及多屏联动的传播策略.通过对三部影片的比较和统合分析,探讨涉农纪录片如何适应融媒环境,并增强其社会影响力.结果:研究发现,涉农纪录片须关注年轻受众,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重拾人们对田园的热爱.涉农纪录片通过创新话语表达和视觉符号,可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并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视觉体验.同时,多屏联动的传播策略能够有效地拓宽传播渠道,增强纪录片的传播力.然而,也存在IP设计不足、传播范围有限、互动性不强等问题.结论:为进一步提升涉农纪录片的价值,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爆款IP,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利用弹幕等互动工具提升观众参与度.通过这些策略,涉农纪录片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三农"工作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