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延续发展中华文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新形势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统一,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挖掘中华美育内涵,强化文化自信,以浸润式方法践行美育,构建教育新路径,积极开展并深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职责.方法:文章基于"木"之随想教学案例,分析与阐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结果:要将美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渐进式渗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从而滋养其内心,激发其创新潜能.结论:应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要保证人才具备职业技能,也应注重提升其文化素养.特别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更应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