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1942年前后力群新木刻创作风格之变

论1942年前后力群新木刻创作风格之变

扫码查看
目的:力群先生是中国新木刻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纵观力群 70 余年的创作生涯,其一贯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方向.文章将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视为力群木刻版画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关注其 1942 年前后艺术创作风格之变,梳理力群创作风格之变的动因,并挖掘其内在艺术价值,旨在为当代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主体性建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图像学、形式分析、文献考察、文本细读等方法,分析力群1942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木刻作品的风格之变,结合力群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对力群新木刻艺术风格、艺术价值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系统讨论.结果:力群的艺术创作生涯与我国新兴木刻的发展历程几乎同步,其深受鲁迅先生和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始终把生命和艺术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坚持为社会和人民大众服务.力群始终随时代发展而创新,其一开始模仿借鉴西方,1942 年后作品开始呈现出圆润、流畅、明快,融合传统和民族元素,略带稚拙又不失厚重的独特风格.结论:力群的创作风格之变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即艺术创作时的个体经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审美受众,脱离社会和观者.艺术家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和活力.

李卓怿

展开 >

郑州经贸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力群 新木刻 版画 创作风格 延安精神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1BWW049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