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语微课多模态话语符际间性分析——以全国外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哲学》为例

外语微课多模态话语符际间性分析——以全国外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哲学》为例

扫码查看
目的: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吸引了语言学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视、触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系统和资源协同交际的话语组合.现代人的语言交际不仅靠语言完成,还可以结合听觉、视觉、动作等多模态方式实现.近年来,外语教学中出现的微课往往是融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的视频呈现方式,涉及多种模态的呈现(视觉、听觉)和多种符号系统的表达(文本、声音和图像),是典型的多模态话语.方法:文章以国家级外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中国哲学》为例,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视觉语法和图文关系理论,对微课视频中视觉模态符号和听觉模态符号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该视频主要图文关系地位不平等,逻辑语义关系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视觉符号(文字、图像等)和听觉符号(讲解话语、背景音乐)相辅相成,互为增强关系.结论:外语类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补充线下课堂,促进知识传播.其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即视频中各类符号意义的具体传递和实现方式,对实现意义的有效传达具有重要作用.

万莹

展开 >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多模态话语 符际间性 外语微课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