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媒介缺失"现象使大众对建筑空间体验的兴趣锐减,部分设计师将设计重心转向图像化表达,对空间的实际建构和体验的态度冷漠.文章旨在通过对建筑师西扎作品的分析,探索具有体验感知的空间建构方法.方法:以Iberê Camargo Foundation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文献及图像资料,剖析西扎在设计中对场地、空间、光影、景观等问题的回应.同时,总结西扎的空间建构方法,探讨其理念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结果:西扎在该博物馆设计中体现出以下空间建构方法:将设计逻辑基于场地自然条件推演,刻画出具有雕塑感的外部形式,凸显建筑张力;通过塑造空间的现象透明构建建筑漫步行径,将建筑从静态的物理图像转化为动态的叙事空间;通过光线和开窗精准的克制设计,使光、景与建筑相互交融,赋予空间宁静深邃的氛围.结论:西扎的实践表明,建筑空间的建构需要结合形式、功能与感知,创造兼具情感共鸣与实用价值的诗意体验.针对我国当代建筑中过度图像化的倾向,西扎的经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设计应回归对空间本体的关注,注重场地与人文需求的结合,推动建筑设计体验与意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