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竹笛在现代闽剧伴奏中的融合与创新

论竹笛在现代闽剧伴奏中的融合与创新

扫码查看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竹笛在现代闽剧伴奏中的融合与创新,分析竹笛在乐队编制、音乐表现及技术创新中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戏曲艺术形式面临现代化与多样化的挑战.竹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如何在现代闽剧伴奏中保持传统韵味并实现创新,是文章研究的核心问题.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通过回顾竹笛在传统闽剧中的应用基础,分析其在乐队编制中的功能、音色表现、演奏技巧及技术创新.通过对比分析竹笛在不同演绎阶段的变化,探讨竹笛如何与现代闽剧的整体风格、情感表达和技术需求相适应.同时,结合《双蝶扇》和《画网巾先生》剧目案例,分析竹笛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揭示竹笛在现代闽剧中突破传统、融入现代元素的路径.结果:研究发现,竹笛与闽剧音乐深度融合.通过滑音、颤音、吐音等灵活的演奏技巧,在情感渲染和戏剧情感推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现代化乐队编制中与其他乐器协作可以让音效更富表现力.在技术创新方面,竹笛结合现代设备突破大剧场演出局限.演奏风格能随戏剧情境变化,在抒情与激烈的情节间灵活转换,既保留传统音色又丰富情感层次.结论:竹笛在现代闽剧伴奏中的融合与创新,不仅会促进传统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其他地方戏曲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借鉴.竹笛通过技术创新和艺术融合,增强了在现代闽剧中的表现力,展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胡胜男

展开 >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竹笛 闽剧 伴奏 融合 创新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