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全球化视角下,中西艺术的交流和图像转化是探寻人类审美和艺术的重要方面.圣母是公教艺术中的核心图像,而中国语境下的圣母形象受到审美和视觉文化习惯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唐寅款圣母像在人物形象、衣着、绘画手法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风格.文章对其展开研究,旨在为中西艺术交流提供新视角,探究最初阶段中西方视觉图像的传播和发展.方法:采用比较研究、作品分析、图像学的方法,以英美馆藏唐寅款圣母图为例,对其成画年代进行考辨,探究其绘画风格,并将其与明清送子观音绘画艺术比较,对画面各因素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中国艺术家面对西方图示在转化过程中作出的取舍和改变.结果:英美馆藏唐寅款圣母图在绘画语言、图示等方面借鉴了佛教中"白衣送子观音"的形象和元素,这是中西方绘画和图像交融的体现,图像的风格和意义是探寻本土绘画艺术的重要方面.结论:明清时期传教士来华,圣母图随之本土化,两幅唐寅款的圣母图正反映了这一现象.其受中国视觉艺术和习惯的影响,展现出鲜明的佛教艺术特点,是公教艺术初传阶段不成熟的体现,是中国画家对公教圣母图的中国化、本土化理解.纵观世界公教艺术,中国为其多样性发展作出了贡献,图像认同感和艺术本土化的探索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