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虚形到实感:虚拟偶像"中之人"的群体符号与身份认同探析

从虚形到实感:虚拟偶像"中之人"的群体符号与身份认同探析

扫码查看
目的:数字资本主义的诞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赋权虚拟偶像产业不断趋向热潮,成为受大批粉丝追捧的情感投射对象和拥有良好传播与变现能力的市场关注度载体.文章旨在从虚拟偶像产业中的"中之人"角度出发,揭示其群体生态现状及自我认知建构,分析数字资本主义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掀起虚拟偶像产业的热潮,并关注"中之人"作为虚拟偶像背后的真实个体所面临的技术伦理挑战和身份认同危机.方法:首先,结合"中之人"在虚拟偶像表演中的角色定位分析真实案例,了解行业现状.其次,从拉康镜像理论及三界理论角度分析虚拟偶像"中之人"在粉丝爱欲投射与资本谎言下的认知错位.最后,探究跨媒介传播与优质内容生产在助力虚拟偶像实现圈层突围进程中的推动力.结果:研究发现,"中之人"在虚拟偶像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还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和技术伦理挑战.此外,受众对虚拟偶像的偏好差异也加剧了"中之人"身份认同的困扰.结论:为了规避注意力经济噱头化,推动虚拟偶像产业向更健康理性的态势发展,"中之人"及运营者应注重塑造虚拟偶像的多元人格,平衡虚拟形象与现实情感的关系,同时加强技术伦理规范与监管.此外,受众也应理性看待虚拟偶像与"中之人"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个人隐私,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理性的虚拟偶像产业生态.

连心睿

展开 >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之人" 虚拟偶像 身份认同 元宇宙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