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近代以来的思想发展,将艺术与美学相关联,既是"自由艺术"获得学科自律的思想动机,也是审美理念呈现自身现实性的逻辑诉求,并由此构成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夏尔·巴托将趣味作为法则引入艺术,让艺术成为美的艺术,是理论探索的开启者;康德将艺术置于先验哲学体系,成为审美的艺术,则构成探索方向的关键性推进.通过审美判断由"反思性"到"主观化"的递进,不仅趣味法则以审美理念为普遍依据,显示出主观的合目的性,而且自然以"主体的自然"的方式指向另一感性能力——天才.而当这一自然禀赋也在与普遍依据的关联中成为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时,趣味与天才的内在关联带来的恰恰是探索路径的方向转换:由对法则的普遍性追寻转向对法则的现实化呈现.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正是伴随这一方向转换而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