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四维对接法”看环境史研究中的资料分析

从“四维对接法”看环境史研究中的资料分析

扫码查看
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历史上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区用不同的方法加工、改造后的人造次生产物,也就是生态民族学所称的“民族生境”.在未从事环境史研究前,具体的民族生境发源过程当然不得而知,但必然会对今天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问题在于,学人们无论从考古材料、文献资料,还是在田野调查中所获取的证据,其间的关联性总会表现得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以至于如何探寻其间存在的客观因果关系,自然成了当代环境史研究的重大难题,弄清楚其间的发展脉络和过程机制,也成了环境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为此,在整合分析来自不同学科资料时,显然需要确保“时间”“空间”“环境”和“文化”4个维度的对接重合,由此而得出的因果分析才可望接近历史的真相.其间的真相又表现为,是人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活动的结果,并且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而言都必然会发挥重大影响,若能辨明这样的作用机制,今天的生态维护对策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Joint of Four-Dimensions

杨庭硕、邵晓飞、胡文竹

展开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环境史研究 四维对接法 生境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意大利藏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视角下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资源整合研究”2017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2018VJX044XJK015BMZ002CX2017B703

202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凯里学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349
ISSN:1674-621X
年,卷(期):2020.12(1)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