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发掘与保护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发掘与保护

扫码查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发展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结合当地生态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流传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因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而堪称典型代表.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18项涉及136个县级行政区域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有38项涉及45个县级行政区域;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15项,涉及3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有6项,涉及11个县级行政区域.通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区域、民族、类型以及经济、生态、技术、文化与景观特征,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并在总结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和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保护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入发掘、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建议.
Expl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闵庆文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发掘与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

202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凯里学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349
ISSN:1674-621X
年,卷(期):2020.12(3)
  • 2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