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10世纪前东胡族系多元与动态性游牧生产研究
10世纪前东胡族系多元与动态性游牧生产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相比于资料较为丰富且有民族语言文献的契丹与蒙古,10世纪之前东胡族系游牧生产的研究相对薄弱,且有被固定化、同一化的倾向.通过对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室韦等东胡族系部族在牧业生产环境、牲畜结构、游牧生产方式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不同部族随着迁移,接触到了更为多元的牧业生产环境,进而影响到其牲畜结构与游牧生产方式.由此可见,东胡族系游牧生产并不是一个长期固定的同质化模式,其内部具有多元性,且随着牧业生产环境的不同而动态变化.因此,在面对东部族系的游牧生产及社会问题时,应该打破均质、固化的观念,用多元的、动态的眼光去认识和分析.
外文标题:
Study on the Multiple and Dynamic Nomadic Production of Donghu Family before the 10th Century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博
展开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119
关键词:
东胡族系
游牧生产
多元性
畜牧史
历史地理
环境史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13&ZD080
出版年:
202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凯里学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
0.349
ISSN:
1674-621X
年,卷(期):
2020.
12
(4)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