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区域环境与生计选择: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生活研究
区域环境与生计选择: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渔民生活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群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渔民的经济活动以捕鱼为主业,兼业其它.在常规生产过程中有着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与合作,渔业活动体现着较强的家族性质.同时在必要时候也有渔民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长江上游渔民生活带有浓厚的以水为生的特点:渔民居住以船为舍,饮食上多有嗜酒的习惯,鱼是主要的菜品,水中的青苔、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是日常所食的蔬菜.由于常年的水上作业,渔民的外表体征也有一定的特点.
外文标题: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Livelihood Choice:A Study on Fisher-men's Societ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静
展开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00
关键词:
明清至民国
区域环境
长江上游
渔民生活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
项目编号:
18XJC770006
出版年:
202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凯里学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
0.349
ISSN:
1674-621X
年,卷(期):
2020.
12
(6)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