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之口,深刻揭示出封建礼教和家族制等传统思想文化对人性的束缚,表达了鲁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狂人"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后诞生的新生命,它既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象征.鲁迅先生把时代精神寄予在"狂人"身上,用以表达自己的精神希望,同时也通过"狂人"的矛盾性,抒发自己内心的复杂意识.通过分析"狂人"身上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新旧文化精神的冲突,对"狂人"的思想启蒙作用进行辨析,得出狂人既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希望,这一形象有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奎喜
展开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呼兰分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599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时代精神
矛盾性
出版年:
2022
DOI:
10.13525/j.cnki.bclt.202205029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山西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影响因子:
0.249
ISSN:
1004-6097
年,卷(期):
2022.
(5)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