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语象到意象:初中文本解读的一种新思路——以《荷叶·母亲》一文为例

从语象到意象:初中文本解读的一种新思路——以《荷叶·母亲》一文为例

扫码查看
语象是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信息过程中生成的直觉印象,而意象是在生成语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深层参与形成的指向意义的认识.从语象到意象,是一个阅读者对语言文字信息不断深层加工的过程,最后可以产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优质文本,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语象去构成意象,进而完成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这是一个符合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的解读过程.坚持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主体地位,就意味着语象的形成过程必须交给学生,教师必须赋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字描述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实现对"语"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由"语"生"意".

刘子琴

展开 >

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学,安徽合肥 230041

初中语文 教材分析 语象 意象

2022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山西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影响因子:0.249
ISSN:1004-6097
年,卷(期):2022.(10)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