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记承天寺夜游》里的"静"哲学——古代散文课堂中教学切入的选择
《记承天寺夜游》里的"静"哲学——古代散文课堂中教学切入的选择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记承天寺夜游》以写景为主,表意为旨,是苏轼人生处境的映照.以《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静"为切入点,设计"景物→心态→境界"的教学路径,展开教学探究,从三个方面予以品学:景物之"静"品意境;心态之"静"味情感;哲思之"静"悟人生,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芳
展开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湖北武汉 430072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意境
儒释道
出版年:
2022
DOI:
10.13525/j.cnki.bclt.202212021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山西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影响因子:
0.249
ISSN:
1004-6097
年,卷(期):
2022.
(12)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