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我与地坛》理趣的生成机制
论《我与地坛》理趣的生成机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散文的审美理趣,常由"理"附着于情感、趋赴于物象而形成.《我与地坛》通过对地坛风物的深情凝视,对残损生命的理性思考,对物象情理的融通化合,获得了蕴藉深邃的艺术效果.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在对象、情、理浑融的艺术境界的探寻中,把握作品的思想,领略作品的理趣,从而进入到散文审美的境界中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夏红梅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博望分校
关键词:
《我与地坛》
理趣
情感
物象
出版年:
2024
语文教学与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
影响因子:
0.052
ISSN:
1004-0498
年,卷(期):
2024.
(4)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