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斡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自我——《重返巴比伦》主人公的精神分析解读
斡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自我——《重返巴比伦》主人公的精神分析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分析了主人公查理矛盾心理的表现:一方面他认识到自己做父亲的责任,期盼能和女儿一起开始新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法埋葬过去,有重温旧梦的倾向。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论述查理这一矛盾情绪的心理成因即本我、超我与自我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的,超我的规训使他正视自己的责任,本我的冲动与欲望则使他对享乐的过去念念不忘,可怜的自我面对两位主人相互冲突的要求力不从心,因而产生矛盾情绪。最终因本我过度扩张、自我软弱从而引起人格结构三层失衡而导致他功败垂成。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曾魁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
关键词:
矛盾
本我
超我
自我
出版年:
2015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影响因子:
0.183
ISSN:
1672-8610
年,卷(期):
2015.
(4)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