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高为杰《韶Ⅱ》的互文性分析
高为杰《韶Ⅱ》的互文性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互文性理论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创,克里斯蒂娃结合索绪尔与巴赫金的语言学观念,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在文化、历史环境中的吸收与变形,且将文本分为现象文本与生成文本.本文以高为杰《韶Ⅱ》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为理论基础,先分析作品的自文本互文,解释现象文本的音乐意义;再以历史、文化、美学语境分析作品的他文本互文,阐释其生成文本的人文意义,进而发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现代音乐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规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余洁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互文性
现象文本
生成文本
《韶Ⅱ》
出版年:
2024
艺术评鉴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评鉴
影响因子:
0.233
ISSN:
1008-3359
年,卷(期):
20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