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东北多年冻土区作为高纬度寒区之一,对全球变化较敏感。本文基于AVHRR和MODIS两种遥感数据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应用CASA模型对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年均气温、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显著上升,年降水量显著下降,CO2浓度及其年增长率显著增大;植被年NPP呈显著的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变化分异节点在1998年。研究期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年均NPP总量为623 g C·m-2,植被年NP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降水是该区生长季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植被NPP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土地覆被状况使植被NPP发生变化,影响了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植被NPP与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NPP的影响随着各区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年冻土区植被NPP与年均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最大冻土深度呈负相关。

毛德华、王宗明、罗玲、韩佶兴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全球变化 多年冻土退化 东北多年冻土区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ZZD-EW-08-02KZCX2-YW-34140930527

201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2.23(6)
毛德华,王宗明,罗玲,等.1982-2009年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6):1511-1519.
  • 32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