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响应面法优选葛根超微粉的制备工艺及活性成分测定研究

响应面法优选葛根超微粉的制备工艺及活性成分测定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建立葛根中8种主要黄酮类成分UPLC同时测定法,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葛根超微粉的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葛根粉碎技术中的粉碎时间、投药量和初始粒度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粒径分布(D90、D50)和UPLC法测定的不同粒径葛根粉(10~40、40~65、300目)中8个黄酮类活性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数据,共10个指标作为响应因子进行葛根超微粉碎技术评价研究.结果 葛根中8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在75.8~242.7、205.6~658.0、147.3~417.3、10.2~163.3、11.3~182.0、1.2~18.8、0.25~4.00、0.35~5.37 μg/mL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6%、99.25%、99.90%、100.17%、100.21%、101.40%、100.73%、101.42%,RSD均小于3.0%,UPLC同时测定结果显示,相较其他粒径葛根粉,葛根超微粉(300目)黄酮类含量更高.响应面法优选结果显示超微粉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在粒径为80目[(180.0±7.6)μm],通过5号筛时,投药量为247 g,粉碎时间为26 min.结论 响应面法优选的葛根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准确度较高,得到的超微粉黄酮含量更高.该工艺可以为葛根超微粉碎技术提供参考.
Optimization of ultrafine powders preparation process from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multiple isoflavonoids determination

孔馨逸、刘妍如、唐志书、王梅、吕杨、张遥遥、董娇、宋忠兴、钱大玮

展开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咸阳71208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葛根 超微粉 3'-羟基葛根素 葛根素 3'-甲氧基葛根素 大豆苷 染料木苷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芒柄花素 响应面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新星”培养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815012292017KJXX-712015KTZDSF02-05-022017YWZX-01

2018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18.49(13)
  • 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