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檗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小檗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小檗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为小檗属的系统发育及基因组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获取小檗属9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叶绿体基因组间的结构特征与变异程度,并以小檗科的桃儿七属3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为外类群分析了小檗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小檗属9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双链环形结构,均包含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copy,LSC)、1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copy,SSC)以及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小,最大差异为1984bp.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各基因数量相对保守,其中核糖体RNA (rRNA)数量最为保守,均为8个.此外,小檗属叶绿体基因组在序列长度、基因组成以及GC含量等方面相对保守,但4个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小檗属叶绿体基因组中非基因编码区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程度较高,而基因编码区差异较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叶绿体基因组4个部分中,S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IRa区的变异程度最低.小檗属叶绿体基因组中包括rps12、rps16、rpl2、rpl16、rpoC1、petB、petD、ndhB、ndhA、atpF、clpP和ycf312个含内含子的蛋白编码基因.大部分基因的编码区长度较为保守,但在内含子长度或编码区长度均存在少量改变.十大功劳组Berberis amurensis是最先从小檗属中分离出来,是小檗属的原始组.在十大功劳组中阿里山十大功劳B.oiwakensis和安坪十大功劳B.ganpinensis与其他小檗属物种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而其余小檗属物种可分为2支,威宁小檗B.weiningensis为1支;黄芦木B.amurensis和朝鲜小檗B.koreana为1支.结论 小檗属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未检测到大规模的倒位或基因重排,但其IR区与单拷贝区(single-copy,SC)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小檗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Chloroplast genome sequence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erberis genus

李述成、郭生虎、贝盏临

展开 >

宁夏农林科学院 宁夏银川750002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银川750002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

小檗属 叶绿体基因组 变异 进化 系统发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示范课题自主科研项目

318600862021AAC03190NGSB-2021-9-01NKYZZ-J-19-07

2022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22.53(3)
  • 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