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绵马酸BB联合红霉素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黄绵马酸BB联合红霉素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lm effects of flavaspidic acid BB combined with erythromycin on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黄绵马酸BB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被膜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11株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与最低抑膜浓度(minimum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联合用药对SE的动态杀菌作用;通过二甲氧唑黄[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carbonyl(phenylamino)]-2H-tetrazolium hydroxide,XTT]比色法、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评价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形成各阶段的清除作用;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联合用药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的FICI为(0.51±0.00)~(0.75+0.05),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对受试菌呈动态抑制和杀灭作用,整体呈相加作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受试菌的代谢活性及生物被膜总量的形成,并减少细菌量及胞外聚合物的形成.联合用药组在耐药菌株SE04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基因aap及sarA的表达,并上调基因agrA的表达;对于敏感菌株SE08,在生物被膜形成的各阶段均下调aap、sarA的表达,在黏附及聚集期上调agrA的表达.结论 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可以有效抑制SE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呈相加作用.抗生物被膜效应与抑制细菌代谢活性、生物被膜总量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蔡芝玲、莫梓童、郑诗倩、谢胜军、蓝诗华、沈志滨

展开 >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

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

香鳞毛蕨 黄绵马酸BB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联合用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

2018YFC1707100

2022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22.53(8)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