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常用兔耳草类药材的6种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常用兔耳草类药材的6种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Comparation study on contents of six active ingredients of Lagotidis Herba

扫码查看
目的 建立测定兔耳草类药材主要有效成分苯丙素苷类(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大车前苷及鞭打绣球苷B)及环烯醚萜苷类(10-O-trans-p-methoxycinnamoyl-catalpol 及 10-O-[(E)-3,4-dimethoxycinnamoyl]-catalpol)的 HPLC-PDA 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基原兔耳草的含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资生堂SPOLAR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U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依据测定结果使用聚类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此条件下,34批全缘兔耳草Lagotis integra、21批短筒兔耳草L.brevituba、10批圆穗兔耳草L.ramalana、6批革叶兔耳草L.alutacea、5批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及4批紫叶兔耳草L.praecox的6种有效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度均良好,线性关系良好.不同基原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类型及含量均不一致,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运用SIMCA 14.1和SPSS 25.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短筒兔耳草与圆穗兔耳草聚为一类,紫叶兔耳草与短穗兔耳草聚为一类,内在组成及含量差异小;全缘兔耳草不同产区差异大,革叶兔耳草组间差异最大.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对多种基原兔耳草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比较不同基原的兔耳草,为兔耳草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有效依据.

高必兴、何芳、齐景梁、苟琰、耿昭、钟恋、蒋桂华、周娟、蒋运斌

展开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731

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全缘兔耳草 短筒兔耳草 圆穗兔耳草 革叶兔耳草 短穗兔耳草 紫叶兔耳草 苯丙素苷类 环烯醚萜苷类 毛蕊花糖苷 松果菊苷 大车前苷 鞭打绣球苷B HPLC-PDA

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司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项目

2019YFC1712302XSGG2019023QNXZ2019024

2022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22.53(9)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