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鞣花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鞣花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of ellagic acid nanosuspensions

扫码查看
目的 制备鞣花酸纳米混悬剂(ellagic acid nanosuspensions,EA-NPs),并考察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EA-NPs.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稳定剂与药物用量比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EA-NPs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PD)对EA-NPs进行表征,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药情况.SD大鼠分别ig给予鞣花酸混悬液、物理混合物(比例同EA-NPs)和EA-NPs,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鞣花酸质量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EA-NPs的最处方工艺:以磷脂-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K30(2 ∶3)为稳定剂,稳定剂与药物比例4 ∶1,制备温度为25℃,均质压力73 MPa,均质次数为11次.EA-NPs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70~400 nm,平均粒径为(148.16±7.61)nm,PDI为0.089±0.014,ζ电位为(-29.64±1.82)mV.鞣花酸在EA-NPs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6 h内药物的累积释放率为96.24%.药动学结果显示,EA-NPs的半衰期(t1/2)延长至(3.17±0.64)h,达峰浓度(Cmax)提高至(1 172.04+182.51)ng/mL,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至5.61倍.结论 EA-NPs可促进药物体外溶出,提高鞣花酸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秦芳芳、彭有梅、苏海波、高守甲

展开 >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52

上海雷允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1401

鞣花酸 纳米混悬剂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表征 溶出 药动学 高压均质法 生物利用度

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

20210231015921S21903400

2022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22.53(13)
  • 8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