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部位扣除"的黄芪温热效应导致"上火"反应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

基于"部位扣除"的黄芪温热效应导致"上火"反应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

Material basis and mechanism of"Shanghuo"response caused by warm nature of Astragali Radix based on"fraction deduction"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黄芪温热效应引起"上火"反应的物质基础及机制.方法 对黄芪水煎液中黄酮和皂苷部位进行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己分离部位进行成分鉴别;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及相应药物.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日服剂量的4倍进行ig给药,连续30d.观察大鼠状态,测定肛温、摄食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和唾液量;测定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指标;检测各组肝脏中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 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多糖、黄酮和皂昔部位的分离度良好,多糖质量分数大于50%,皂苷、黄酮部位质量分数均大于80%,共鉴别出21种黄酮类成分和6种皂昔类成分.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别大鼠体质量无显著差异;全成分组肛温明显升高(P<0.05);全成分组、多糖组粪便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0.01),缺皂苷组粪便含水量显著升高(P<0.001);第28天唾液量多糖组、皂苷组、缺黄酮组显著降低(P<0.001);全成分组、多糖组、皂苷组和缺多糖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0.001),多糖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全成分组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组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17-OHCS)含量均有上调趋势,其中全成分组、多糖组、皂苷组、缺多糖组和缺黄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全成分组、缺皂昔组与缺黄酮组的Ca2+,Mg2+-ATP酶活力与Na+,K+-ATP酶活力升高,全成分组和多糖组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力显著增加(P<0.05、0.01).各组对AMPK、PGC-1α、NRF1、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上调趋势,其中全成分组和多糖组的上调趋势优于其余各组.结论 过量食用黄芪导致"上火"可能与多糖及皂苷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增强有关,其机制与AMPK介导的PGC-1α/NFR1通路相关,其中多糖的影响较大.

曹丽珑、裴科、刘瑞、宁燕、赵婷婷、于子涵、吴陈成、邵翔宇、张朔生、王颖莉、胡美变、蔡皓

展开 >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省现代中药工程实验室,山西晋中 030619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炮制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53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黄芪 "上火"反应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能量代谢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计划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药茶的研制和开发项目

82074022U21A204102019YFC1710800201801D2214362019L07202019ZYYC016201903D421018201903D4210182020PY-YC-20

2022

中草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中草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32
ISSN:0253-2670
年,卷(期):2022.53(14)
  • 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