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发少见解剖部位NUT癌3例及文献复习

原发少见解剖部位NUT癌3例及文献复习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NUT癌(NU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21至2024年诊断的3例NUT,总结其临床病理学参数,行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二代测序(N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34~56岁;1例位于扁桃体,1例位于右肺,1例位于十二指肠.2例获得随访资料,2例患者分别于确诊后仍健大.肿瘤最大径4~7 cm(平均5.5 cm).镜下检查3例为巢团状、低分化癌特点,其中小肠病例可见突然角化.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CK、CAM5.2和NUT;1例行NGS检测显示存在BRD4∷NUTM1(B11∶N3).结论 NUT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掌握临床病史和组织学特征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综合分析,才能做出NUT的准确诊断.
Primary NUT cancer in rare sites: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李余发、秦家策、罗小宁、刘驯骅、张庆玲、肖法嫚

展开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科,广州 51008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广州 510080

解剖部位 NUT(睾丸核蛋白)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2024

诊断病理学杂志
北京军区总医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663
ISSN:1007-8096
年,卷(期):202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