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比较分析

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比较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阐明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采用正磷酸盐(正磷,0.5mmol/L KH2PO4)、低磷酸盐(低磷,5μmol/L KH2PO4)和亚磷酸盐(亚磷,0.5mmol/L KH2PO3)分别处理苜蓿幼苗,分析不同磷酸盐处理下4、8和12d时苜蓿的形态、生理指标和磷吸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亚磷酸盐和低磷酸盐处理下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在第8d时分别下降了52% 和38%,在第12d时分别下降了44% 和16%;亚磷酸盐胁迫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上升了34%,而低磷处理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下降达6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低磷处理第4d时,MsPHO1基因受诱导,促进植物体内磷的转运及低磷应激反应;在第12d时MsSQD2表达上调,植物通过降解磷脂膜来调控体内磷平衡;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处理都可诱导MsPH T2基因的表达,促进植物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磷.综上所述,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均会抑制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但亚磷酸盐对苜蓿地上部的抑制程度大于低磷酸盐,且根部对亚磷酸盐吸收效率较大.因此,紫花苜蓿会通过抑制植株生长、增加根部对磷的吸收、调节低磷应激基因等适应亚磷酸盐环境.
Comparison of the Mechanism Differences of Alfalfa Response to Phosphate Deficiency and Phosphite Stress

胡警匀、栗振义、王吉祥、杨国锋、刘洪庆、苗福泓、杨超、唐伟、孙娟

展开 >

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紫花苜蓿 亚磷酸盐 低磷酸盐 磷转运蛋白

CARS-341619002SDAIT-23-01SDAIT-23-0866311190386631120005ZR2020QC185

2021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草地学会

中国草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47
ISSN:1673-5021
年,卷(期):2021.43(8)
  •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