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推广种植范围广的玉米和适应性较强的白三叶为对象,初步探讨玉米白三叶间作模式在岩溶山区的生产优势.设置行距30cm(JBY30)、50cm(JBY50)、70cm(JBY70)玉米白三叶间作,以相应行距(DY30、DY50、DY70)的单作玉米和行距30cm(DB30)单作白三叶为对照,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JBY30(蜡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DY30(P<0.05);JBY50(灌浆期)全磷含量显著高于DY50(P<0.05);JBY30(抽穗期和灌浆期)、JBY50(灌浆期)和JBY70(抽穗期)全钾含量显著高于相应行距玉米的单作(P<0.05).间作下玉米粗蛋白(除JBY30外)、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除JBY70外)含量均高于相应行距的单作,而粗纤维含量低于单作.间作白三叶粗灰分含量均高于单作.单作白三叶第一茬产量显著高于间作白三叶(P<0.05).JBY30玉米地上总干物质产量比DY30显著提高了 32.23%,比JBY50和JBY70分别显著提高了 47.63%和45.20%(P<0.05).随行距的增大,土地当量比(LER)、间作系统生产力(SP)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玉米相对白三叶的资源竞争力(Am)和间作优势则呈下降趋势.JBY30的间作优势最大,LER、SP显著高于JBY50和JBY70(P<0.05).因此,认为JBY30是适宜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系统的最佳间作模式.
Effects of Maize-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on Soil Nutrients and Crop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

唐柳办、王家豪、王雷挺、王普昶、赵丽丽

展开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草业科学系,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玉米白三叶间作 土壤养分 土地当量比 间作系统生产力 间作优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

32060391黔科合支撑[2019]2295号

2022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草地学会

中国草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47
ISSN:1673-5021
年,卷(期):2022.44(5)
  • 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