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冬闲田混播小麦与豆科牧草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冬闲田混播小麦与豆科牧草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全株小麦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许多国家常用的饲料作物.为在我国华南地区冬闲田获取优质高产牧草及改良土壤,于2017~2018年晚稻收割后进行小麦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6∶4混播,研究其对牧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播,混播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产量分别增加了 0.11%~17.39%和11.76%~30.59%;混播对牧草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混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以及酶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DM含量与A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pH值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量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牧草产量、营养和土壤养分中的关键指标,小麦与豆科牧草混播优于小麦单播,其中小麦+光叶紫花苕效果最好.
Effects of Mixed Sowing of Wheat and Legume on Forage Yield,Quality and Soil Properties in Winter Fallow Fields

许留兴、李万荣、王晓亚、李鑫琴、樊杨、武丹、张建国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草业中心/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

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江门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广东 江门 529000

饲用小麦 混播 土壤 干物质产量

2019KJ127

2022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草地学会

中国草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47
ISSN:1673-5021
年,卷(期):2022.44(9)
  •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