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某院应用前置审方系统干预前后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帕累托图分析并探讨审方系统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某院 2022 年 1 月~12 月的门急诊处方 180 952 张为观察对象,其中未使用前置审方系统干预的有 73 155 张(2022 年 1 月~5 月),使用前置审方系统干预的有 107 797 张(2022 年 6 月~12 月)。比较前置审方系统干预前、干预后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合理处方类型、不同科室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不同月份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结果 审方系统干预前该院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 3。08%(2 255/73 155),干预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 2。20%(2 372/107 797),前置审方系统干预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下降(χ2=136。082,P<0。05)。前置审方系统干预后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发生率比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后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皮肤科的不合理处方占总不合理处方的比率降低(P<0。05),骨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眼科、心内科、泌尿外科、其他的不合理处方占总不合理处方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6~12 月)的不合理处方与干预前(1~5 月)不合理处方相比,数量显著减少,每月不合理处方占比也逐步降低。结论 该院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发生科室为神经内科、老年病科、骨科,采用前置审方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