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兰州市红古区碘盐措施落实情况,分析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情变化趋势,为指导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996-2023年红古区居民户盐碘含量和2009-2023年8~10岁儿童尿碘与甲状腺容积监测数据.结果 1996-2023年共监测22次,碘盐覆盖率在83.5%~100.0%之间,合格碘盐食用率在66.46%~100.00%之间,2次碘盐覆盖率<95%,6次合格碘盐食用率<90%.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后,合格碘盐食用率(x2=34.004,P<0.001)和碘盐合格率(x2=38.525,P=<0.001)均明显下降约5个百分点,尤其是2019年合格盐碘食用率和碘盐合格率分别下降至81.0%和82.7%;2009-2023年进行14次尿碘监测,尿碘中位数在147.90~232.47 µg/L之间,7次尿碘中位数>200 μg/L,其余均在100~200 μ.g/L,盐业体制改革前后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7.38和209.59 μg/L,改革后儿童尿碘明显升高(Z=-6.988,P<0.001);2009-2023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0.0%~5.5%之间,其中2009年甲状腺肿大率>5%,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x2=16.605,P=0.011),盐业体制改革前后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1,P=0.404).结论 1995年食盐加碘防控碘缺乏病以来,红古区总体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但碘盐措施落实不稳定,存在病情反复的潜在风险.另外,需进一步调查膳食结构等其他碘摄入来源,避免仅以食盐中的碘摄入来评价碘营养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