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精神何以被"看见":心理题材纪录片的观念与实践
精神何以被"看见":心理题材纪录片的观念与实践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实关注度的提升,心理题材纪录片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它们观照人的精神世界,以科学解读、奥秘探寻、现实关怀,以及种种触及灵魂的对话形式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影像文本。我国心理题材纪录片能够在观念上为心理问题去污名化,在影像叙事理念与实践上呈现出明显的情感转向。心理题材纪录片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观照实现了多方面的可见性,也为纪实影像的公共性提供了重要表征。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罗锋、高月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心理题材纪录片
共情
可见性
诗意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
20BXW033
2022CX120
出版年:
2024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398
ISSN:
1002-4751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