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HSP患儿的诊疗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376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19种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其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其过敏原的阳性分布特征。结果 厦门地区376例HSP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病例185例(49。2%),其中54。1%(100/185)的阳性病例存在混合致敏情况。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100例,26。6%),其次为蟑螂(56例,14。9%)、屋尘(24例,6。4%)、霉菌组合(20例,5。3%);而食入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为鸡蛋白(39例,10。4%),其次为牛奶(37例,9。8%)、黄豆(22例,5。9%)及蟹(19例,5。1%)。该地区HSP儿童过敏原致敏多以低等级(1~3级)为主;尘螨组合致敏较易产生重度过敏反应(≥4级),100例阳性病例中尘螨组合重度过敏有60例(60。0%)。不同性别患儿组各项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项常见过敏原在不同年龄段间进行比较显示,吸入性过敏原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入性过敏原中鸡蛋白、牛奶、蟹、牛肉及羊肉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鸡蛋白、牛奶及牛肉阳性率以1~3岁年龄段为最高,且随年龄增加其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厦门地区儿童HSP四季皆可发病,发病率以秋、冬两季较高(251例,66。8%)。各过敏原检测结果在不同季节间分布显示,食入性过敏原各项目的阳性率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狗上皮的阳性率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SP疾病分型组各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吸入性过敏原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入性过敏原中鸡蛋白、牛奶阳性率HSP混合型组高于单纯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厦门地区儿童HSP好发于秋、冬季;患儿的过敏原主要为尘螨组合、蟑螂、屋尘、霉菌组合、鸡蛋白、牛奶、黄豆及蟹。临床诊疗应警惕尘螨组合引发重度过敏,1~3岁的低龄患儿建议规避鸡蛋白、牛奶及牛肉。对HSP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筛查,尽早找出致敏原,对该病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海明、黄宇、戴淑惠、王涛、王前明、兰小英

展开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市基因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01

厦门地区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过敏原

2025

中国妇幼保健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妇幼保健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1-4411
年,卷(期):2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