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乳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D-二聚体和血栓调节蛋白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乳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D-二聚体和血栓调节蛋白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2020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83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D-D、TM指标水平,且对乳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D-D、TM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D-D(0。34±0。13)µg/ml、TM(28。16±3。02)μg/L]相比,血栓组患者[D-D(1。85±0。34)μg/ml、TM(32。67±4。46)µg/L]指标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年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组织学分级、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指数、D-D、病理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及临床分期都是乳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通过Pearson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D-D、TM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根据ROC曲线显示,与D-D(76。00%)、TM(78。67%)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86。67%)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灵敏度、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是TM、年龄、FDP、组织学分级、PT、血小板指数、D-D、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BMI及临床分期,且D-D、TM指标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呈正相关,D-D与TM联合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预测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李明、郑小燕

展开 >

临海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浙江台州 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门诊注射室

下肢静脉血栓 乳腺癌 预测价值 影响因素

2025

中国妇幼保健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妇幼保健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1-4411
年,卷(期):2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