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校技术知识累积、研发模式、专利特征对其专利转化的影响路径分析

高校技术知识累积、研发模式、专利特征对其专利转化的影响路径分析

扫码查看
中国高校绝大多数专利处于"沉睡"状态,如何更好地提高专利成功转化效率对高校自身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理论,从高校研发模式、知识累积、专利特性的相互影响出发,以陕西省98所高校发明专利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高校发明专利转化效率提升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高校发明转化专利主要以独立研发成果为主、合作研发成果为辅,高校平均转化率低于5%,主要转化对象为企业,本地转化率远低于外省转化率.(2)研发模式、专利特征以及高校知识累积都不能单独作为高校发明专利转化的必要条件,高校发明专利转化提升路径可分为2条:一是基于高价值专利特征的独立研发主导驱动模式;二是基于高价值专利特征的合作研发主导模式,这一模式下具体存在3条路径,以专利保护水平、创新水平和专利寿命中至少两项为产生高专利转化绩效的核心条件.(3)对于非"双一流"高校而言,存在6条路径,可分为独立研发主导模式、高质量专利特征或高技术知识累积规模的独立研发主导模式,以及高知识累积合作研发模式和高专利价值中三项指标中至少两项作为核心条件的合作研发模式.(4)对于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存在5种路径:一是高同族专利和专利被引交互的独立研发主导模式;二是高技术知识累积、专利权力要求宽度与专利寿命交互的合作研发主导模式;三是高技术知识累积、同族数和专利被引交互的合作研发主导驱动模式;四是高技术知识累积、同族数、专利被引和专利寿命交互的合作研发主导模式;五是同族数、专利被引和专利寿命交互的合作研发主导驱动模式.

刘岩、高艳慧、李丹

展开 >

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发明专利转化 研发模式 专利特征 高校技术知识累积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22)

2022R0222022KRM00122GL25

2024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科技

影响因子:0.641
ISSN:2095-2333
年,卷(期):2024.(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