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建设-测量-诊断-支持-改进"的高校通识教育质量模式——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基于"建设-测量-诊断-支持-改进"的高校通识教育质量模式——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扫码查看
随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显著差异及相互促进得到了普遍认同,但通识课程仍存在课程定位不准、教学参与度较低、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需探索可推广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质量提升路径.中国海洋大学经过近20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建设-测量-诊断-支持-改进"的通识教育质量提升模式,其核心是多元课程质量评价和教学支持体系,完善了课程模块化、建设准入,课程评价,奖励与退出等管理评价体制.该模式在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显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促进高校通识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贾建媛、方奇志、陈凯泉、王楠

展开 >

中国海洋大学 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 基础教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通识教育 质量提升 课程评价 教学支持 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1)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1)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3)

54Z20212802023ZD20

2024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科技

影响因子:0.641
ISSN:2095-2333
年,卷(期):2024.(4)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