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山东省7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山东省7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研究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基于创新实践意愿、创新实践保障和创新实践成果三大维度,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从空间视角揭示创新实践能力的差异及来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创新实践意愿指数和创新实践保障指数高于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力;创新实践成果指数低于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短板.第二,超变密度贡献率是创新实践能力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年级差异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5.98%、58.67%和49.18%;学科内差异和性别内差异分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79.28%和60.34%.第三,创新实践成果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作用强度为0.929;创新实践成果与创新实践保障的交互作用最高,其强度均为0.9以上.研究将丰富创新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揭示创新实践能力差异状况、探索协同发展对策提供借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宏力、王素素、王凤娟
展开 >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 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关键词:
创新实践能力
熵权TOPSIS法
Dagum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出版年:
2024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科技
影响因子:
0.641
ISSN:
2095-2333
年,卷(期):
20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