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省区域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传输路径

甘肃省区域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传输路径

扫码查看
基于甘肃省2018~2019年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及排放特征,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了颗粒物传输路径.结果 表明:颗粒物(PM10和PM2.5)空间分布呈现区域特征:PM10浓度高值位于河西走廊地区,由北向南呈阶梯式递减;PM2.5以陇中地区为高值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陇南地区为全省颗粒物清洁区.不同地区PM10与PM2.5地面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存在差异,陇中、陇东和陇南地区PM10和PM2.5浓度变化特征一致,陇中和陇东地区颗粒物(PM10与PM2.5)浓度冬高夏低,陇南地区则为冬高秋低;河西走廊PM10和PM2.5浓度季节变化不同,PM2.5冬高夏低,PM10春高夏低.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全省春季、冬季均受到来自中亚及新疆的偏西气流影响,该路径输送下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路径,是典型的沙尘输送路径,4大分区受沙尘传输影响程度依次为河西>陇中>陇东>陇南,来自陕西、川渝的偏东路径是陇南地区颗粒物的主要输送路径,该路径下PM2.5/PM10比值大于0.5,明显高于偏西路径,说明偏东路径人为源污染贡献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全省颗粒物污染特点、为分区制定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以及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 path analysis of regional particulate matter over Gansu Province

郭春晔、王颖、刘灏、刘扬、王思潼、李博

展开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青海海南813000

颗粒物 时空分布 PM2.5/PM10 HYSPLIT模型 传输路径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18JR2RA005

2021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74
ISSN:1000-6923
年,卷(期):2021.41(9)
  • 7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