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筑三维形态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筑三维形态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利用2016~2018年夏季Landsat 8影像数据和三维建筑数据,提取地表温度(LST)并计算三维景观指数,分别在200m、400m、600m、800m、1000m、1200m六个基准空间尺度上,利用空间回归模型探索建筑物三维形态对LST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城市的内部城区热环境较差,超过50%区域为高温区和次高温区;建筑物三维形态对LST的影响存在尺度效应,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影响力逐渐减弱,在研究的六个基准尺度中,200m是所有城市的研究适宜尺度;对LST影响最大的指数分别是建筑结构指数(BSI)、建筑平均体积(AV)和分布均匀度(BEI),其中BSI、BEI与LST正相关,除上海、苏州和台州,AV也和LST正相关,表明瘦高、体积小、分布均匀的建筑物有助于降低城市LST,改善城市热环境.
外文标题:
Influences of 3D features of buildings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A case stud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于晓雨、许刚、刘樾、肖锐
展开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建筑三维景观
地表温度
空间回归
尺度效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41701484
出版年:
2021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
CSTPCD
CS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2.174
ISSN:
1000-6923
年,卷(期):
2021.
41
(12)
被引量
6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