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太原城市群为例

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太原城市群为例

扫码查看
以太原城市群为例,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探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源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生态屏障点,从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明晰生态安全格局的演化趋势,识别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并制定了针对性的修复措施.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生态源地面积由2000年3083.38km2增长至2020年3144.17km2,但空间分布不均,呈西部多、中东部少的空间格局.受生态源地增加的影响,区域内生态廊道数量由2000年69条增长至2020年90条,景观连通性增强.其中,西部生态廊道数量多且以短距离为主,而东西部生态廊道长度长、阻力大.研究期间,生态夹点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47.64km2增加至2010年的97.98km2,2020减少至83.77km2;障碍点面积呈减少趋势,由2000年的451.78km2减少2020年395.95km2,这类区域应作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区域.本研究可为区域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Analysis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A case study over Tai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odelcircuit theory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ecological restoration

祁强强、徐占军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MSPA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

51304130ZB202117032018030102018041060-22020YJ05220210302123403

2023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74
ISSN:1000-6923
年,卷(期):2023.43(11)
  • 2
  • 27